日韩贸易战理还乱 全球供应链出货也剪不断
日韩因自身的历史恩怨问题,打起了东北亚贸易战。日本宣布加强半导体等三项关键材料的审查并扩大范围,韩方也立即声讨日本并采取各种反制。大贸易战之外还有小贸易战,似乎宣告全世界又进入了经济板块与供应链剧烈调整的年代。
日韩因自身的历史恩怨问题,打起了东北亚贸易战。日本宣布加强半导体等三项关键材料的审查并扩大范围,韩方也立即声讨日本并采取各种反制。大贸易战之外还有小贸易战,似乎宣告全世界又进入了经济板块与供应链剧烈调整的年代。
从短期来看,日韩贸易战、东芝存储器(TMC)停电停工、多家大厂宣布减产等因素,导致DRAM与NAND Flash的现货价格在第3季上扬,至于批发价格,据日经新闻(Nikkei)报导,DRAM的DDR4型4Gbit在7月止跌,维持在2.5美元前后与上月同水平,NAND Flash的TLC型128Gbit产品7月反转上扬比6月涨3%达1.95美元左右。从2018年下跌至今的存储器价格终于有了回稳迹象,但距离供应链断货还差得远。
不过三星电子(Samsung Electronics)原本正以极紫外光(EUV)微影技术研发DRAM的先进制程,很可能因EUV光阻剂出口审查趋于严格、取得的数量受限,被迫暂停或延后,因为EUV光阻剂或许必须优先供应目前最先进的EUV 7奈米制程的产线。另外,SK海力士(SK Hynix)一样正在研发EUV微影技术的DRAM先进制程,也可能被出口审查紧缩给打乱。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存储器的供应。
日本政府从7月初加强半导体等三项材料的输韩审查之后,从包裹式的优惠审查改为逐件审查,至8月底已通过2件光阻剂、1件氟化氢的申请。据日经新闻报导,日厂JSR出口给三星的EUV光阻剂,其中1件已于8月21日运抵韩国。由于逐件审查的标准时程为90天,不到2个月就已批准了3件,令不少人感到意外,不过这也符合日本政府从7月初就反覆强调的,日方只是对输韩的一部分物资加强审查,并非禁运。
另外,日本政府于8月初宣布从8月28日起,进一步把韩国剔出安全保障友好国白名单(后来改称Group A名单),加强输韩物资审查的范围,从半导体等三项材料,可能扩大到工具机、碳纤维等战略物资。韩国政府也很快采取相应措施,把日本剔除出出口审查优惠的名单。
不过,韩国政府也特别声明,DRAM与NAND Flash等存储器,并不在加强审查的范围。也就是说不管日韩贸易战怎么打,韩厂的存储器出货依然不受影响。
日方如何审查氟化氢 可看出贸易战是否激化
然而,日本政府接下来,是否会持续批准杂质在一兆分之一以下的超高纯度氟化氢出口韩国,则是接下来的关注重点。因为超高纯度氟化氢,是DRAM、NAND Flash、微处理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都必须使用,比EUV光阻剂牵涉的范围更广。
依照日本政府反覆的声明,现行的措施并非禁运,而是加强审查,而且日方已经核可2件光阻剂、1件氟化氢输韩的情况来看,各种被列入加强审查的其他战略物资,可能花费更多的手续与时间之后,仍能输入韩国。日方并非直接断货(禁运),让韩厂无法生产,而是让韩厂略为受损,并受到加强审查的牵制,以便在下一个阶段与韩方的谈判或者对立中,取得有利位置。
对全球存储器市场来说,突然拿不到货的危机并不大。即使韩厂的全球市占很高,三星与SK海力士合计,DRAM占70%以上,NAND Flash占40%左右,但不像日本材料厂一样拥有独家技术。时间一旦拖长,他国厂商就有充分余裕拿出替代方案。
美光(Micron)正在日本、台湾、新加坡扩充产线,东芝存储器正联手威腾电子(WD)在日本岩手县新建的厂房将于今秋完工,以因应即将于2020年回复的存储器需求,台湾DRAM厂全球市占合计虽仅3~4%但仍保有供应能力且正期待转单效应持续发酵,中国长鑫存储的DRAM、长江存储的NAND据称也正准备2019年底投产。在最先进制程上,美光在DRAM 1z奈米制程略为落后三星但也即将投产,东芝存储器的NAND则与韩厂差距不大,因此大部分存储器的产能,就算因日韩情势恶化而出现缺口,顺利补上的机率仍然很高。
而晶圆代工,原本就是台厂强项,若韩厂生产受阻,将会很乐于补上缺口。CMOS影像传感器(CIS)方面,日本Sony全球市占超过50%,而韩厂合计未达25%,断货威胁不大。
至于OLED面板,IHS Markit指出,OLED面板材料氟聚酰亚胺虽已经在加强审查的名单内,但只有氟含量超过10%的氟聚酰亚胺才是日本政府此次规范的对象,OLED面板使用的产品,氟含量在10%以下,因此目前并未受到影响。
韩方寻求替代方案可能损害部分日厂 但需很长时间
韩国政府8月5日宣布,将在未来的7年间投入7.8兆韩元(约64亿美元),将半导体、显示器面板、汽车、电机与电子、机械与金属、基础化学等六大领域中,长期依赖日本的100项原材料、零组件、机械等,指定为战略物资。
其中,这次贸易战最先被日方限制的超高纯度氟化氢、光阻剂、氟化聚酰亚胺等20个项目,努力在1年内稳定供应,对其余80个品类则是5年内稳定供应。稳定供应的方法则以国产化、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品,两者并行。
韩国政府扶植原材料、零组件、机械产业,或寻找日厂之外的替代厂商,使不少日媒评论担心,上述产业中长期占有优势的日厂,可能因韩厂客户取得国产品或替代品,就此失去长期的大客户。
然而在材料领域,虽然韩国媒体不断报导半导体材料已可在2020年研发出替代品,例如8月就接连报导,韩国业者Soulbrain、SK Materials2020年可量产超纯度氟化氢,可隆工业(Kolon Industries)目标10月抢先稼动,SKC则目标2020年内投产,但实际上,如果能1~5年内就完成替代产品,那么更早以前就应该已经完成,而不必等到现在。
韩国砸钱替代日本材料与设备厂 难度高且有排挤效应
韩国政府发展零组件、材料的计划,由来已久。日本电子装置产业新闻报导,从1999年起,以汽车、电子、机械三个产业为中心,韩国政府就提出零组件发展计划,2000年制定零组件与材料产业发展特别法,特别法中以3~5年为单位,设立中长期发展规划,并规定每年度的施行计划及追踪执行成效,用制度化的方式来进行材料与零组件的生产与供需调节。
到2012年,韩国知识经济省(现在的产业通商资源省)公布,零组件、材料项目中,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项目,从2001年只有8项,到2010年增加为37项,另外,主要零组件国产化的比例,在显示器面板领域,2003年国产比例为56.8%,到2008年提高到67.2%,充电式电池(Rechargeable battery)零组件国产比例从65.6%提升到78.4%。成果相当不错。
然而,零组件、材料的对日贸易逆差,在2010年增加为2001年的2.3倍,达243亿美元,对日贸易逆差的39.2%,就是关键材料的领域。
从既有案例来看,的确在某些领域,采用国家大量资助的方式,并且花费10~20年时间,能够大幅拉高国产比例,但不是所有的领域都可行。而另外一个方法,就是从日本之外的他国厂商寻求替代品。但这也不容易达成。
据JBPress报导,以野村证券的资料来计算后发现,光是在半导体制造设备,2018年的全球市占率,光阻剂涂布装置(Coater developer)日厂就占了93.6%,批量清洗装置(Batch cleaner)日厂占90.5%,逐件清洗装置(In-line claener)占67.3%,临界尺寸扫描电子显微镜(CD-SEM)占74.1%,针测机(Prober)占94.0%,晶圆切割机89.4%,研磨机(Grinder)占99.3%等等。而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。
日厂市占高的部分,即使欧美半导体厂商也难以竞争。例如英特尔(Intel)、博通(Broadcom)、高通等大厂,都是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建立优势,而非与日本材料或设备厂争抢。日厂既有的市占越高,其他厂商就越难挑战,因此要替代日厂的代价就更大。
就算韩国政府与产业界不计代价设法替代掉一部分日厂,固然可以让自身产业链更加完整并打击日本材料与设备厂,但也必然相当吃力,消耗大量资源,而且在半导体、面板制造上也无法反过来卡住日本,因为日本已非如韩国般的半导体与面板制造大国。经济正大幅减速的韩国,同样的资源投资在更具发展性的项目会达到更好效果,如英特尔在1980年代日厂席卷全球存储器市场时,放弃存储器而转攻微处理器此一新领域,事后证明对于国家或高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壮大更有帮助,甚至能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卡位。